服务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 服务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现状

2022-10-08

       2021年,商用服务机器人一年融资超过200亿元,一众创业公司受到资本争相竞逐,其中不乏一线VC和各种知名产业资本。融资热潮的前奏也很清晰,在疫情之下,“无接触配送”服务开始广为市场所接受,服务机器人的商业价值逐渐被发掘。


       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中国电子学会考虑则将机器人划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三类。其中,服务机器人是指为人类提供必要服务的机器人,主要分为家用服务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隶属于机器人产业中的细分行业,其政策发展历程主要跟随机器人产业的宏观政策发展。由于我国早期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人口红利,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低端化的制造水平决定了我国对机器人产业的需求和供给水平有限,因此,我国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普遍晚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我国首次在国家性的规划纲领中提到“机器人制造”是在2001年的“十五”计划,我国机器人相关政策规划密集出台阶段始于2006年,其中,《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首次将机器人技术纳入前沿制造业的先进制造技术。


       调查显示,作为一种全新的产品品类,2021年全球范围内,专业服务机器人市场的营业额达到约67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12%。其中酒店机器人越来越受欢迎,营业额达到2.49亿美元。2020年、2021年无疑是商用服务机器人的关键上升期,主流玩家均为万台级的部署量意味着商用服务机器人已逐渐成为各类行业场景的“标配”。IFR在报告中就表示,新冠疫情的流行提高了人们避免接触食品的意识,酒店机器人仍有巨大潜力,预计年增长率为两位数中段数字。


       可以预见的是,行业在经过高速发展后,未来的竞争将更加考验每个玩家的运营精细化能力,而非单一的市场扩张速度。而运营精细化的本质需要来自对下游市场的理解,每一笔投入都能抓住客户需求的痛点。当行业进入波动时,就要求企业在过往竞争中最为核心的技术迭代和设计能力迅速转换为产品量产优势和成本控制优势。具体在供应链能力上,现阶段的商用服务机器人比拼的是快速交付稳定质量的产品,而非是具有概念性的创新产品。下游客户注重的是产品在使用场景中的快速部署,而不是技术是否在行业中标新立异。


       全球机器人行业发展如火如荼,包括服务机器人子行业。2017年以来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初步估算2021年达到125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2.35%,连续两年增速超过20%。


       在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也在加速扩张。从产量看,除2021年7月和2022年4月中国服务机器人月产量低于60万套,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其余月份产量均超过60万套,其中2021年12月中国服务机器人产量超过90万套。


2021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超过300亿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发展以及劳动成本的提升,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开始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现已成为国家政策重点支持领域,服务机器人主要制造商和国家纷纷加紧布局,抢占技术和市场制高点,而中国作为未来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不仅要把服务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因此,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发展战略与规划。


       数据显示,2018-2021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初步核算2021年市场规模超过300亿元,达到302.6亿元,较2020年增长36.18%,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中国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等领域对于服务机器人拥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因此服务机器人已经成为机器人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占比看,2021年达到机器人行业总规模的36%,仅次于工业机器人行业。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未来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是我国机器人产业自立自强、换代跨越的战略机遇期。根据《“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约 15%,2020年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到202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目标超过20%。


       综上所述,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2021年行业规模突破120亿美元。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也在加速扩张,2021年4月以来服务机器人月产量基本维持在60万套以上,2021年市场规模超过300亿元,占据中国机器人市场的36%。